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人物訪談

項興初:全面推進國四 江淮輕卡要動真格

日期:2015-04-08     來源:互聯(lián)網     作者:佚名

市場利好不斷國四市場挑戰(zhàn)與機遇并存“隨著我國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,法律法規(guī)的升級(新環(huán)保法即將實施以及環(huán)保違法入罪)以及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將環(huán)保防治納入地方官員績效考核)開始實施,輕卡市場迎來新的發(fā)展機遇。”項興初說道。在項興初看來,政策是打開國四輕卡…
 

m_159262203.jpg
項興初: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

 

230814_500x500.jpg


市場利好不斷國四市場挑戰(zhàn)與機遇并存
“隨著我國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,法律法規(guī)的升級(新環(huán)保法即將實施以及環(huán)保違法入罪)以及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將環(huán)保防治納入地方官員績效考核)開始實施,輕卡市場迎來新的發(fā)展機遇。”項興初說道。在項興初看來,政策是打開國四輕卡市場的首要因素。為進一步落實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目前全國已經有185個城市實施柴油車國四,涵蓋了多數卡車的主要市場;同時,國家規(guī)定2017年農用車的排放將與輕型車并軌,同樣實施柴油車國四標準,這對輕卡市場是一大利好。“這意味著,國家將在實施前兩年對不符合國四排放的農用車進行限制性發(fā)展。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今年淘汰600萬輛黃標車,這也是一個機遇。”其次,“兩桶油”(中石油和中石化)正抓緊在全國范圍提供國四柴油。“比如河南省于去年7月1日正式供應柴油國四產品,安徽省也將盡快供應國四柴油。”項興初舉例道。

 

此外,對于國四輕卡的監(jiān)管力度也將加強。“工信部對車型公告核查將進一步加嚴;而公安部門在車管所上牌方面也將持續(xù)加嚴。”在這些利好因素的推動下,項興初認為,目前每年柴油輕卡的市場容量達110萬輛,月均需求近10萬輛,如果考慮到國四實施以及黃標車淘汰對輕卡需求的抑制和轉化作用,他保守估計,輕卡柴油車市場將有月均7萬輛的剛性需求。在看到市場機遇的同時,項興初也看到了隨之而來的挑戰(zhàn)。“目前國內能夠生產共軌系統(tǒng)的企業(yè)僅有遼陽新豐、電裝、博世、威孚高科等有限幾家,而能夠規(guī)模供應共軌系統(tǒng)的僅有博世一家。

 

令人擔心的是,目前國四共軌系統(tǒng)產能不足200萬臺,其中輕卡國四共軌系統(tǒng)的產能更不足70萬臺。”因此,他預測,隨著國四的實施,輕卡市場將出現短暫的混沌期,特別是在明年3月份傳統(tǒng)旺季來臨之前,高壓共軌系統(tǒng)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;而輕卡市場的格局,或許也將由此發(fā)生變化。


準備充分迎國四江淮產品齊上陣
為了應對國四實施帶來的市場機遇及挑戰(zhàn),江淮在產品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。


“產品方面,江淮汽車已經研發(fā)完成68款全系列國四新產品,其中54款國四產品實現了量產,軸距從2400到5700mm,發(fā)動機從1.8升到4.8升,涵蓋了所有細分市場;我們同時還結合區(qū)域地理特點,開發(fā)出山區(qū)版、平原版、寒帶版等產品,提升了江淮國四輕卡的區(qū)域適應能力,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特點和需求。”項興初透露,江淮輕卡正在研發(fā)的37款國四產品,也在去年7月底前小批量生產,屆時將實現對江淮國四輕卡產品的全覆蓋。


另外,在發(fā)動機方面,項興初表示,江淮汽車自主研發(fā)的國四HFC4DA1柴油機已經通過批量的市場驗證;其與納威司達成立的發(fā)動機合資公司生產的3.2升和4.8升發(fā)動機,也已經小批量銷售,并將在今年9月新生產線投產后大批量生產;同時,江淮汽車自主開發(fā)的2.0升、2.7升采用EGR路線的國五柴油機,將在今年年底實現小批量生產;此外,江淮與朝柴、濰柴、玉柴、康明斯、云內等國內外知名柴油機供應商一直保持良好合作,可為客戶提供優(yōu)質的國四產品。


江淮帥鈴國四產品
項興初告訴記者,為了全面推廣國四輕卡,江淮已經在蘭州、石家莊、寧波、常熟、武漢等八個地區(qū)舉行國四產品推介活動,三大輕卡營銷公司還將繼續(xù)在更多區(qū)域舉行國四產品推介活動。“不僅如此,江淮還對國四輕卡產品推出3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促銷政策。”除了促銷外,江淮輕卡還對旗下700多家服務站進行了國四產品知識與維修技能的系統(tǒng)培訓,為國四產品的推廣做好充分保證,使客戶能夠得到主動快速的服務。
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  • 【責任編輯:卡友】

驗證碼:
免責聲明
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"原創(chuàng)"的所有稿件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必需獲得本網的書面授權才可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的復制發(fā)表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;
② 本網非原創(chuàng)稿件來源于客戶供稿或網絡,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發(fā)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請及時向本網書面反饋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及詳細的侵權情況證明,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會盡快移除被控的侵權內容。
不良信息舉報 頻道信箱 給我們提意見 新版首頁上線
關于我們 | 服務條款 | 廣告服務 | 招聘信息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網站導航
版權所有 北京卡車之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卡車之友網站 京ICP備12046180號-1
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546號